T

首页 » 招商引资 » 正文

我市积极调整和完善政策全力助推新兴产业发展

  • 发布时间:2012-2-17 9:10:58

 2011年,全市161家新兴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701.93亿元,同比增长30.06%,占规模企业比重40.25%,增速和占比均在苏州领先。

  太仓港新能源产业园形成了“硅片-电池-组件-集成”完整的光伏产业链,昭衍(苏州)新药研究中心吸引了一批生物制药企业入驻,苏州斯迪克电子胶粘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增长120%,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年缴税近1.8亿元……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,令人欣喜。

  “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,新兴产业正在走向裂变,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。”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11年,全市161家新兴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701.93亿元,同比增长30.06%,占规模企业比重40.25%,增速和占比均在苏州领先。

 

  面对“后危机”时代激烈的竞争,产业转型升级是刻不容缓的选择,而“转”的速度与“升”的高度决定新一轮竞争的成败。面对新形势,我市研究国家、省、苏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导向,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抢占转型升级制高点的一柄“利剑”,重点发展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重大装备等产业,出台产业发展规划,强化载体建设,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。目前,江苏太仓港新能源产业园成功获批,太阳能光伏、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,新能源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特色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方案提交市委、市政府讨论通过。

  对落户的项目,我市建立了新兴产业跟踪联系制度,确定15家重点企业和15个重点项目,由市领导直接挂钩,对列入苏州市5个投资56.7亿元的重大项目强化跟踪服务,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,推进新兴产业项目快投入、快竣工、快达产。太仓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仅用110天时间,就建成投产了一期项目,刷新了太仓港同行企业创造的“行业速度”和“港区速度”,二期工程又刷新一期工程的建设纪录,企业当年实现产值14.66亿元。

  我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策,对属于新兴产业的技改项目给予100%贴息支持,建立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基金,对新兴产业项目加大融资再担保的支持力度;实施“522”人才计划,对引进的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和关键人才,加大奖励力度,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去年,我市又有35家新兴产业企业列入了苏州市统计范围。